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蛇形摆,需要经历的过程是( )。
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,最好的校时方法就是()
下面是五年级某班四个组自制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数据记录汇总表,请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摆的摆动规律。
(1)同一个摆,在每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()(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。
在争平平还想制作一个1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。在确定摆绳长度时,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(小刚要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质量有关,他应该选择( )装置。
科科发现人们使用的多种计时工具都有特定的使用场景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( )的出现,大大提高了钟表的准确度。
(3)通过以上数据,我们可以推测出:同一个摆,摆动的快慢()发生变化,所以说摆具有(等时性)。
在用饮料瓶制作水钟时,关于刻度划分的方法正确的是:
测量”水流速度变化”的实验中,某小组记录了前几组数据后,发现自己组的水流比其他组慢,组内成员有了意见分歧,下列比较科学的观点是( )
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水钟计时有一定的局限性,人们发现摆也可以用来计时。下面是小明制作的四个摆,他测试并记录其中两个摆的摆动快慢。
(4)利用上表中的数据,可以得到的结论是( )。
计时工具的秘密
公元1583年,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摆动的等时性。自此,计时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某五年级的同学重走古人发明摆钟之路。为了制造1分钟摆动60次的摆。做了关于“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”的相关研究,实验数据如下:
(5)根据实验数据,要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,摆绳的长度应( )。
任务: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。
(4)通过实验可知,影响摆钟摆动快慢的主要因素是:
在“制作钟摆”的实验中,摆锤可以用( )制作。
在争平平还想制作一个1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。在确定摆绳长度时,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( )。
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一个简易的“钟摆”,用 50 厘米长的绳子,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到 1 分钟摆动 60 次( )。
在探究每分钟摆动速度与摆长的关系时,摆幅的大小应该:
小丁做了一个水钟,并进行计时实验,以下是他前7分钟的数据记录。
(1)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小丁发现滴水速度()。
路路想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,结果每分钟摆了 65次,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( )。
要研究摆锤轻重与摆动快慢的关系,应选如图所示装置( )。注:两个球用同种材料做成,区别是一个空心一个实心。
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有一定顺序,从不准确到准确的一组是( ),
晓光在测量水流速度时,发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,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( )。
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,摆长是指支架到()的距离
古代的水钟。
(2)通过观察发现,A、B两处都有水在滴漏,A处滴漏的目的是(),B处滴漏的速度是() (填“均匀的”或“不均匀的”)。
(2)到10分钟时小丁的水钟能流完50毫升的水吗?
小科制作一个摆,让摆自由摆动60秒,前15秒和最后15秒摆动的次数( )。
(1)小明想要探究摆锤质量对摆动快慢的影响,应选择①号摆和()号摆。
制作水钟时,在盛水的容器中标出1-10分钟的时间刻度,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:
()不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:
(3)由于记录员粗心,在表格中填错了一个数据,请你圈出表格中的错误数据,你认为这个数据最有可能改成()。
下列摆中,在同样的时间内,摆动次数最少的是:
(三)摆的研究
小科同学发现一个摆的玩具:15 个质量相同的小球悬挂在支架上,将 15 个球用木棒推到同一高度,放开后发现这些小球像跳舞一样不断变换队形(如图)。
(2)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,小科和同学尝试着用自己制作的摆展开研究,并作了如下记录:
(5)根据实验数据,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?
以下三种生活情景,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( )。
用细线、螺帽做成的简易摆,在摆动起来后,过一些时间,它会停下来。从摆动到停下这段时间内( )
下列各图中,一分钟时间里摆摆动的次数最多的是几号?为什么?
从古至今,计时的仪器包括( )。
在制作水钟时,能解决水钟漏水速度不均匀的办法是( )。
做滴漏实验,瓶子中装50毫升水漏完用时55秒,装150毫升水漏完最可能是( )。
平平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水钟,水钟的刻度条贴在①瓶容器上。据此回答问题。
2)若漏出前10mL的水用了10秒,则漏出50mL水,可能用去( ) 秒。
下列活动中流逝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的是:
1)如图,从结构上看,该水钟是()型水钟,
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、精准,你会建议晓光将①塑料瓶换成a瓶还是b瓶
古时候人们之所以选择太阳、水、摆等物体来计时,最主要是因为它们( )。
下面的运动形式和荡秋千的运动形式相同的的是( )
(3)如图丙所示,小明记录钟摆摆动一次的正确方法是____。
(3)他们应该选用②()()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。
晓光找到了影响水流速度的原因后,对水钟进行了改进,他对①塑料瓶进行标刻度(图)。你认为晓光怎样标注刻度更加合理?( )。
(4)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,第()组数据记录有误。
(2)用②号摆和④号摆进行对比实验,可以研究的问题是摆的快慢是否( )。
小科制作的水钟的时间刻度过于密集,原因可能是水流速度()(填“太慢”或“太快”)或接水容器()(填“太粗”或“太细”)。
(2)方案如图乙所示,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试,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() 次,不需测60秒。
时间流逝的速度:
水钟能在()使用
某科学小组研究“一炷香”的时间,下列观点正确的是( )。
3.要改进水钟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,方法是控制()不变
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按作息时间安排工作。下列装置可以在太空中用于计时的是( )
龙龙班级的三个小组分别开展了“自制摆在10秒钟内摆动次数”的探究活动,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。
1)对比三个组的三次实验数据,可知( )。
日晷计时器与对应的原理是:
1)如图甲所示,要完成这个项目,小明准备的材料有铁架台,横杆、细绳、螺母、夹子外,还有()。
(2)对于这三组摆,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小科将燃香均匀分成6段,每段燃烧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,下面说法最合理的是( )。
我认为直接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()
下面表格是晓明研究30秒内摆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表:
(1)请你帮助晓明分析实验数据,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:
(3)根据上表的数据进行推测,小明测试的“?号摆”是()号摆。
一开始,小松自己在荡秋千,后来小松和小峰坐在同一个秋千上荡秋千,秋千两次摆动的快慢会发生变化吗,为什么?
有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,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,这时他们应该( )。
2.根据上表的信息,要研究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,在这个实验中,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(),()
在塑料瓶中装入200毫升水,在瓶底凿一小孔。如果流出前50毫升水需要15秒钟,那么流出最后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( )
我们用秒表测得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了50次,那它在2分钟内可摆动:
下列摆中,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:
(2)比较第1、2组数据可知,不同的摆在每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()(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。
从古至今,计时的仪器包小明同学看了有关古代计时的书籍,学到了很多计时的方法。
(3)从(2)的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,燃香燃烧速度是 (选填“均匀”或“不均匀”)的。燃香 (选填“可以”或“不可以”)用来作为一种计时的方式。
《计时工具发展史》记录了古人用水计时,发明了钢壶滴漏(如右图)。铜壶滴漏的刻度在最下面的桶。下列关于上面几个桶的真正作用,判断正确的是( )
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体 可以直接作为滴漏装置的是()
龙龙发现有一些物体是可以用来粗略计时的,下列物体中不适合用来计时的是( )。
用机械摆钟计时,主要应用了摆的( )。
小明发现家里的机械摆钟变慢了,想要把它调准,小明应该怎样做:
(3)在下面3种水钟刻度条中,选择合适的贴在①瓶上,它可能是( ) 。
(3)实验中对摆动次数的理解正确的是( )。
(1)古人有非常多的计时方法,()(选填 “观察瀑布”、“点燃燃香”或“点燃木柴”)是古人曾经用过的较为准确的计时方法。这种计时方法是利用了()(选填“水流速度”、“香燃烧速度”或“木柴燃烧速度”)是有规律的原理来帮助古人计时。
(2)小明想验证燃香是否可以用来计时,他找来了燃香和秒表进行实验。请帮他将实验记录表补充完整(精确到分钟)。
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:
(2)根据此数据提示,晓明要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 次的摆,晓明应该控制摆绳的长度是()cm。
在争论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试验中,转变的条件是( )。
(5)平平对图1简易水钟进一步改进,如图2所示。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稳定了,
这是因为( )保持不变。
下列三种漏刻,计时最准确的是 ( )。
晓光在家里找来了塑料瓶,如果要制作水钟,他应该按照( )步骤进行。
①实施方案 ②明确问题 ③制订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
评价对象得分